Close login
登入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請登入以管理網站,按下開啟登入視窗
home
Open login
「遠方的行星」作為展覽名稱,靈感來自趙春翔(1910-1991)1986年的同名畫作。至少從1960年代開始,趙春翔就偏好以「宇宙」(或英文的”cosmos”)為作品命名。「遠方的行星」給人距離、遠行、邊緣、踽踽獨行等聯想,也是趙春翔一生遷徙、離散、漂泊的寫照。行星循著宇宙自然的軌道秩序,以恆星作為遙望和繞行的中心;恆星的光芒照耀行星的大地,一如太陽之於地球的關係,更是行星上的芸芸眾生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
展覽《花語花博》面向靜物繪畫的脈絡,以花為主軸進行當代、傳統與人群的對話,將花卉結構的根、莖、枝、葉,衍伸成視覺藝術裡的點、線、面以及空間:從拆解圖像最基本且細小的組織成分,表示畫面節奏感的「點」;影響視覺觀看引導距離,呈現動態與速度感的「線」;製造構圖位置、錯覺和對比差異性,突顯量感或擴張感的「面」;作為物體與物體之間彼此相連、重疊以及截斷,營造比例結構的「空間」,組合成4個進入視覺圖像的形式研究系統。 以花為主題的作品,幾世紀以來作為藝術家們不斷在畫布上創作的題材,遂逐漸成為跨越文化籓籬的共同語言,承載著相同感知的經驗。本展呈現39位來自臺灣、中國以及日本的藝術家群體,並劃分「花語創藝」、「花語詮藝」、「花語衍藝」、「花語設藝」、「花語女藝」與「花語自然」六項主題單元,引領觀眾在東西方文化底蘊和藝術與設計手法中,體驗聚焦以花為單一性題材的深度梳理。
蔣勳常對學生說「在做一個藝術家之前,先做一個人」,成為許多學生一生的重要提醒。將「創作」視為一種生活的態度與方式,十足反映出一種文人精神的樣態,展現出相異於西方個人主義的個體獨特性。這在此次參展的學生輩藝術家中得到印證,他們絕大多數並不在當下台灣主流藝術圈中汲汲營營於自我的「藝術事業」,而是專注、執著於各自選擇的生活,並在個人生命經歷中找到完成自我的創作途徑。
帶著一顆頑心與一對好奇的眼,藝術家董承濂以科技做為手段,演譯宇宙中不可思議的現象,探討萬物與自身、物體間不同的場域,製造出作者與觀者在心靈上虛實與因果的辯論。
本屆亞雙展展題「關鍵斡旋 (Negotiating the Future)」,旨在探討藝術家如何以藝術為媒介,觸發、建立不同的關係,並以一己或群體力量,漸進反轉固有的思維與社會結構;此外,也提問當代藝術的實踐在現今是否有可能改造社會、創造未來?因此,展題以「關鍵斡旋 (Negotiating the Future)」為名,試圖彰顯當代藝術的行動力與爆發力,以及藝術如何在各式權力、關係的衝突之間找到平衡與協商的可能性。
華裔法籍抽象畫派大師趙無極於2013年辭世,其卓越的藝術成就不僅廣為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典藏他的作品,也獲法國政府授予榮譽勳位和巴黎維爾美勳章、日本天皇大賞、法蘭西藝術學院院士等殊榮。2017年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與趙無極基金會、元大文教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不僅是睽違近30年於亞洲地區舉辦之大規模且完整的趙無極作品回顧展,亦首度集結法國及國內美術館、臺灣重點收藏家之藏品精選,其中不乏創下拍賣紀錄及首度曝光之作,精彩可期,千萬不要錯過。
《飛閱台灣-齊柏林紀念攝影展》 「我跟台灣的土地,談了一場戀愛。」—— 齊柏林
「美的覺醒」特展延展在地的關心,梳理中部地區美術教育發展的脈絡,透過劉錦堂、陳庭詩、林之助、陳夏雨、陳其茂、林壽宇及陳幸婉的作品,回顧日治時期至近代,臺中前輩藝術家們彼此切磋交遊及對於臺灣藝術發展走向的影響力。
藝術隨生命而存在,而醫療與生活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從事醫療行為中,生老病死的歡欣與苦痛經驗更能迸發出與眾不同的體悟與觀點,除了生理上的醫療,精神上抑或心理上的醫療行為也一直是人們不斷探索的領域。透過藝術家Niki de Saint Phalle、紀嘉華、陳慧嶠、劉世芬、林媽利、蔡克信、Aron Demetz及Nicholas Stedman等人的作品,將這些生命體驗傳遞給社會大眾,寫出藝術與醫學交織的故事。
藝術突破疆界・翻轉尋常 藝術帶給觀者的不僅是視覺的饗宴,也是富足心靈的能量。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媒材和表現手法,反映個人對社會的反思或對傳統的回應,提供觀者更多元的觀看視野。《大破大立》想要突破的不只是如何看待藝術,也是打破根深蒂固的陳見;在破壞後重新秩序和建設,超越並顛覆。 本展邀集四位立足歐美、臺灣的傑出藝術家:國際級抽象派藝術家江賢二、錄像藝術大師Bill Viola、新寫實主義集積大師阿曼(Armand Fernandez)以及代表臺灣六、七年級生的新銳跨域藝術創作者阿信。
青春是心靈的狀態,藝術是心靈的詮釋。 青春不只存在於時間光譜中、不只顯現於軀體外表上,青春是一種生命態度、是藝術創作源源不絕的動能。因為青春我們可以無懼、叛逆、探索,可以用頑心、蘊空創造生命。在青春的國度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決定,這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能量,不帶有任何目的性,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也都具有同等的吸引力。青春如同一股源源不絕的能量,當它昇華成心靈的狀態時,便恆常無限。 《青春無限》特展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主辦,邀請當今受到國際藝壇關注的四位亞洲當代藝術家:董承濂、蔡佳葳、奈良美智、李洪波,用藝術作品詮釋青春無限。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台灣、日本、大陸,用不同的材質:瓷版畫、金屬陶瓷、裝置、繪畫、紙雕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老年、壯年、中年,創作相同美好的、具有個人風格的、無限的「青春」。 The youthful spirit does not only exist in a particular time spectrum. It is not shown in the appearance of one’s body. The youthful spirit is an attitude towards life. It is an endless supply of kinetic energy towards our perception and appreciation towards art. The youthful spirit gives us energy to be brave, to rebel, to explore and to create new possibilities in life. In the kingdom of youthful spirits, there is no consistency. It shares the oblivion of a young child who hasn’t experienced a reason for fear. This energy has no purpose, which allows everything to be perceived as a possibility. The youthful spirit acts as an endless supply of energy, and when it is accepted as a state of mind, the possibilities are endless. The youthful spirit means this abundance and exuberance of life’s energies. Its outward signs show a particular brilliancy, ideas of artworks are freely played with agility, like singing preferred to speech, running instead of walking. It’s an inner vitality that demands outlet. Forever Young is an exhibition that features artworks from internationally famous artists such as, Nick Dong, Charwei Tsai, Nara Yoshitomo and Li Hongbo, who takes us on a journey beyond limitations. All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artistic styles with one similar goal, to push beyond conventional bound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