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ogin
登入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請登入以管理網站,按下開啟登入視窗
home
Open login
Resume
Pause
19世紀末的新藝術(Art Nouveau)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設計美學運動,當今21世紀生活中,隨處可見到新藝術的蹤跡:藤蔓圖騰的應用、異國風情的揉合、古典風格的再現,在流暢有機線條的交織下,小至珠寶、時尚設計;大至家居、建築的裝飾風格,都可見其印記。本展以探討奧地利現代主義先驅克林姆的藝術為起點,試圖勾勒出新藝術的時代容顏,藉由克林姆與其學生席勒與科克西卡的作品,進入「維也納分離派」的世界;從哲學、文學與音樂的角度,形塑出世紀末華麗、頹廢後而新生的時代氛圍。
20世紀最重要的時代思潮就是現代主義(Modernism),而現代主義在美術上的代表形式就是抽象藝術,從1870年代的印象派開始,就是一段逐步抽象化的歷程,直到百年後的色面繪畫和極限藝術才算走完了這個從繁到簡,從多到少,從物到心的「歸零」歷程。這一連串的藝術革命就是把外觀世界漸次剝除的過程,直至最原始的「本質」。 抽象藝術思潮之所以能由歐美擴散到全世界,除了西方文化的強勢之外,兩次世界大戰離亂和資本社會的疏離所造成整個世界的人心流離也是重要的因素。20世紀中葉國共內戰之後,台灣是個不安的島嶼,朱德群,劉國松和蕭勤,因避難而不得不逃到台灣,林壽宇為了避亂而逃離台灣到香港,這四位藝術家都是異鄉人,在陌生的文化異域揮灑屬於世界的,也是自我的彩筆。 只有在人不親、土不親、語言也不親的地方,只有感到四無傍依,內心孤絕時,個人的內在湧動和難以言喻的詩情才能傾洩而出。朱德群在法國、林壽宇在英國、蕭勤在義大利、劉國松在美國,不論身處何方,但血脈裡的中華文化,尤其是形而上的老莊禪學思想才是他們心靈的故鄉。也只有在這樣的處境和心靈狀態下,四位抽象藝術大師才能一往無悔的走向他們的寂境之路。對照此四人的抽象繪畫風格發展,可以梳理出東、西方美學在碰撞與交錯中,不同的創作面貌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