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ogin
登入 亚洲大学附属现代美术馆
请登入以管理网站,按下开启登入视窗
home
Open login
Resume
Pause
20世纪最重要的时代思潮就是现代主义(Modernism),而现代主义在美术上的代表形式就是抽象艺术,从1870年代的印象派开始,就是一段逐步抽象化的历程,直到百年后的色面绘画和极限艺术才算走完了这个从繁到简,从多到少,从物到心的「归零」历程。这一连串的艺术革命就是把外观世界渐次剥除的过程,直至最原始的「本质」。 抽象艺术思潮之所以能由欧美扩散到全世界,除了西方文化的强势之外,两次世界大战离乱和资本社会的疏离所造成整个世界的人心流离也是重要的因素。20世纪中叶国共内战之后,台湾是个不安的岛屿,朱德群,刘国松和萧勤,因避难而不得不逃到台湾,林寿宇为了避乱而逃离台湾到香港,这四位艺术家都是异乡人,在陌生的文化异域挥洒属于世界的,也是自我的彩笔。 只有在人不亲、土不亲、语言也不亲的地方,只有感到四无傍依,内心孤绝时,个人的内在湧动和难以言喻的诗情才能倾洩而出。朱德群在法国、林寿宇在英国、萧勤在意大利、刘国松在美国,不论身处何方,但血脉里的中华文化,尤其是形而上的老庄禅学思想才是他们心灵的故乡。也只有在这样的处境和心灵状态下,四位抽象艺术大师才能一往无悔的走向他们的寂境之路。对照此四人的抽象绘画风格发展,可以梳理出东、西方美学在碰撞与交错中,不同的创作面貌与可能性。
1920年代出生于法国的伊其理与阿曼,同为新现实主义的雕塑巨匠。 伊其理(1925-2013)是一位玩世不恭的诗人,具有丰富的幽默感与强烈不羁的性格。深受太平洋与非洲艺术的启发,作品保有原始、自然的天性。进军美国后获得媒体青睐,被视为将材料展现惊人纯粹线条的天才艺术家。伊其理选择钢、铁、铜等金属材料,透过焊接、锈蚀等方式,利用金属独特的延展性组合出新生命。多以人性为出发点,直觉地将冰冷僵硬的金属块体转换成轻巧又和谐的物件,创作出饶富前卫、诙谐、趣味与叛逆性的作品。 阿曼(1928-2005)则是20世纪后半期最重要的法国艺术家之一,同时也是极少数在世活跃期间便被写入西洋艺术史的杰出艺术家之一。1991年获颁法国骑士勳章,1993年更荣获法国国家勳章。阿曼擅长将乐器、希腊罗马神话雕像加以分割、拆解与堆积组合,以重复的手法营造”量”的感觉,赋予崭新的样貌与意义,发掘物体潜在的功能。阿曼的作品经常是人类生活与情感的集积,他不仅让物体以独特的方式保存下来,成为过去的见证者,更延续开展出新的可能性。 本展将进军纽约成为人气艺术家的伊其理,以及具有艺术史重要地位的阿曼并列,希冀透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新现实主义的多样风貌,让大家窥探两位魔幻雕塑大师的奇幻异想世界。相信大家可以领略伊其理夸张奔放的比例与自然情慾的展现,以及阿曼的完美比例与古典中的革新。